实体店的新零售之路

近几年来,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当中,形成经济总体增长乏力,消费状况也是增长乏力;员工工资在不断上涨,房租水电费也在不断上涨,实体店的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;再加上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高速发展,80后和90后对网购的热衷,因此实体店的生意可以说是越来越难做了。

1.实体店的困境

百货店,日常客流量明显降低,节假日也难见熙攘景象。顾客看的多买的不多;专营店,遍布街巷的服装店、电器店门可罗雀;大卖场,曾经满满当当的停车场,除了周末,停放的车辆已渐稀疏;以往收银台前动辄几十人排队,如今闲置的手推购物车堆成一片。如果你留意一下,就会发现大街小巷上有很多门店贴有招租转让的广告,甚至有的门店一年内,换了两三个经营者,有的店一年内甚至已被转让了两三次。

然而,从数据来看,目前零售线上线下似乎冰火两重天。网络零售额高出全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34个百分点;从人气来看,靠“双十一”、“双十二”等类型的网购狂欢节,为天猫、京东等平台聚合了大量“粉丝”。有的电商一天的销售额甚至超过某些实体店一年的进账。

2. 新零售的兴起

2016年10月份的阿里云栖大会上,马云第一次提出了“新零售”这个互联网新名词,给被电商打得晕头转向的“店商”们带来了一缕寒冬里的温暖,虽然大家都对于到底何为“新零售”依旧一头雾水。甚至于业界的专业人士对于“新零售”,也是众说纷纭,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!

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:

新零售,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,通过运用大数据,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,通过商品的生产,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,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,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,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。

结合零售的传统三要素进行阐述,我们认为它有两个层面:

  1. 首先是在数据驱动的情况下,人货场这三个要素实现的重新的定义,不是由原来的一个被动的接受的消费者,他既是消费者,又是生产者,在数据驱动化的情况之下,真正形成的品消共创的新型的人,帮助品牌持续的传播,这是一种新的人。本身也不再是交付消费者价值的惟一载体,而货本身变成一个服务体验的一部分,共同来创造消费者的价值。的变化就更大了,传统的零售场是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,可以是线上,可以是线下,但是在真正的新零售的场景之下,我们是一个泛零售,所有的触点,所有的场景,都可以转化为一种服务,提供一种体验的新的场所,都可以是我们新的场。
  2. 这几者的关系另外的一个层面也在发生变化,过去我们是在固定的场所之内,消费者和现有的商品之中进行选择,进行最高效的匹配,这是传统零售达到的最高的境界。在新零售之下,我们是以消费者潜在的显现的需求为中心,定制化的打造商品和服务,在所有它最适合的场景下来完成服务,来完成交易,是一个整体的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。

3. 实体店如何自我救赎?

抛开哪些晦涩模糊的专业术语,广大的实体店老板如何才能抓住新零售的核心实质,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,脚踏实地,逐步建立自己新的销售模式,从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极呢?

  1. 商家一定得学习新的社群营销模式,改变传统的单一等客上门的营销模式。社群营销更注重的是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,从用户的角度出发,用价值吸引用户,激发老客户,营造口碑带动客户参与其中,从而让客户帮助你传播推广出去。商家可以建立一个社群,将目标客户吸引进群,或者可以在门店里搞活动,参与活动者必须扫码进群才可以获得相应的礼品,等到积攒一定的客户量后,就可以在群里做一些营销活动了,但是不能运营得像个打广告的群一样,这样不仅会流失大批用户,还会给你的门店制造不好的印象,所以商家们一定要好好经营这个社群。
  2. 商家可以学习使用新的社交电商营销工具,建立自己的小程序网店,以已有的线下客户为基础,充分使用秒杀、砍价、拼团会员推广返利等营销手段,通过微信这个大流量管道,进行商品促销。这样就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,扩大了实体店的经营空间和时间,进行了社交营销裂变。
  3. 商家还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营销工具提供的优惠券等功能,进行各种优惠活动,在会户没有到店的情况下,也能通知到客户参加活动。
  4. 商家可以利用线下场所开展和客户群体、本店商品相关的线下活动,增强会员黏性,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。譬如,母婴店可以多举办一些育儿知识分享会、蛋糕店可以举报烘培培训活动。


成都商链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《蒲公英社交新零售解决方案》是国内领先的社交电商营销工具,可以帮助实体商家向新零售转型。 再小的商家,也有自己的社交电商平台